开云手机

新闻中心

百年老港里的“科技范”

2024-02-23 10:37:02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在辽宁港口集团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智能操作中心,远程操控员张涛正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作业指令,监控设备作业状态,通过现场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和实时视频,动动操纵杆,就实现了精准无误地抓取。无人集卡车接到指令后,在繁忙的场地中穿梭自如,准确无误地完成一次次作业。

 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。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港口近年来持续向智慧化、绿色化港口转型升级。

  张涛使用的是新一代智能操作系统,其在大连集装箱码头成功构建出“岸桥远控+轨道吊自动化+无人集卡车”的全场景自动化作业线,经过测算,码头单船作业效率提升9%,拖车在港时间缩短16%。

  如今,大连集装箱码头已变为拥有“智能操作”“智慧运营”“智链生态”“智感环境”四项“智脑”的智慧港口。

  在张涛看来,智慧化升级在提升港口作业效率的同时,也改善了工作环境。“轨道吊的驾驶室离地面几十米,过去,操作员想看到地面上的卡车只能低头弯腰。”张涛说,腰肌劳损是轨道吊操作员的职业病。

  说起智慧港口丰富的应用场景,大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浩如数家珍,“过去,船舶到港之前,船代要打电话申报船舶信息,调度中心将信息归集整理,并据此编排泊位计划,写在纸上,难免出现错漏,有时候还得来回改。”

  有了“智链生态”系统后,信息全部在线申报,所有信息一目了然,点击“一键指泊”就能得到一个初步的计划,再人工进行优化调整。张浩说:“原来经验都在脑子里百年老港里的“科技范”,现在提炼出来成为‘专家思想’,编到系统中,准确性、效率都大大提高。”

  科技赋能港口绿色化升级。装载着集装箱的无人集卡车驶入迷宫般的堆场,将集装箱“交”给自动化轨道吊。这些无人集卡车均为电力驱动,充电1小时,可连续作业10个小时以上,与内燃机驱动的水平运输方式相比更为节能。

  在大连集装箱码头,搭建的智感环境系统通过融合“地理大数据+建筑信息模型+物联网”等技术,对涉及码头水、电、空气、气象、潮汐五大类的1100项环境要素数据进行全面集成,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控制,实现节能减排目标,综合能耗降低9%。

  目前,大连港大窑湾、大连湾、长兴岛港区已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,该系统采用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的运营模式。去年,辽宁港口集团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约4%。

  智慧化、绿色化的升级孕育着港口经营理念的迭代。“我们通过打造‘港口+物流+数字化’的创新生态物流平台,正在改变传统港口仓储、装卸的形态,为客户提供从原料到产成品的全供应链的综合物流服务。”辽宁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金刚说。

 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,应提升行业标准,加强门窗标准执行力度,引导消费者树立节能意识。

搜索